出版时间:2006年2月第1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奥托·冯·俾斯麦 页数:全三册 译者:杨德友、同鸿印
Tag标签:无
前言
《思考与回忆》是“铁血宰相”俾斯麦为德国人写出的回忆录,是他的政治遗言,总结了他一生的经验教训,“写给儿孙后代,以了解过去,惕厉未来?!贝?890年3月辞职到1898年逝世,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回忆录的写作,可见其态度的郑重与严肃。自从问世以后(第一、第二卷于1898年出版,第三卷于1924年出版),本书一版再版,连同它的作者一起不断受到欧美乃至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大力关注。中译本于1985年12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但译事却是在大约1973-1979年间完成的。当时出版社和译者没有签订翻译合约,也没有一个人问及报酬之事,大家只是凭借一股积极的精神,克服诸多困难完成翻译工作。现在,全部译者都已退休,平均退休时间十年以上,散居国内外。而巩象巽、陈贻谋、武树元、姚应芳、景瑞雪等五位译者,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本书的写作代表了德语语言风格和19世纪后半期欧洲政论的文风,及俾斯麦个人的写作风格。译者们在尽可能遵守汉语表达方式的前提下,尊重和再现了原作的风格。
内容概要
作为19世纪后半叶欧洲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铁血宰相”椑斯麦见证、参与并组织了这一时代的历次战争和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而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在战争的炮火中把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统一起来,成为欧洲的强国?! 端伎加牖匾洹肥琴滤孤?890去职后倾全力撰写的回忆录,不仅述往忆旧,亦是他的政治遗言。他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政治思想与外交战略及19世纪德国乃至欧洲复杂多变的历史均于正焉毕现。这不仅是一个“伟大年代的英雄”的人个传记,也是“德意志民族的珍贵遗产”。俾斯麦把此书“献给子孙后代”,以理解过去,并教益未来。
作者简介
俾斯麦(1815~1898),Bismarck,Ottovon,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执政期间采取“铁血政策”,故又有铁血宰相之称。1815年4月1日出身于容克世家,1898年7月30日卒于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17岁后在格丁根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学
书籍目录
第一卷 出版说明 中译本再版前言 德文版第一版序言 新版序言 第一章 第一次联合省议会以前 第二章 1848年 第三章 埃尔富特、奥尔缪茨、德累斯顿 第四章 外交家 第五章 周报党??死锬菊秸〉诹隆∥抻枪肟撇悸状摹〉谄哒隆±赐诜ɡ伎烁:桶亓种洹〉诎苏隆》梦拾屠琛〉诰耪隆÷眯小ど阏〉谑隆”说帽ぁ〉谑徽隆」勺刺〉谑隆∑章呈空叩幕毓恕 〉谑隆⊥醭胱濉〉谑恼隆〕逋荒诟蟆〉谑逭隆“⒍乃估郾拘ā〉谑隆〉笫录〉谑哒隆》ɡ伎烁8靼罹鞔蠡帷〉谑苏隆“头ダ枪趼返挛6馈∽⑹偷诙淼谌?/pre>章节摘录
比我年长的普里特维茨判断事物比较沉着,他说:“您不必给我们派农民来,我们不需要,士兵足够了,宁可给我们送些马铃薯和粮食来,可能的话还有钱,因为我不知道士兵的粮饷是不是能得到充足的供应。如果援军来了,我会接到从柏林来的命令,一定率领军队,把他们击退?!蔽宜担骸扒氚压踅饩瘸隼?!”他回答说:“这不会有大的困难,我有足够的力量攻取柏林,可是这意味着我们又得打仗;国王既然已经下令要我们接受战败者的角色,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没有命令我不能进攻?!痹谡庵质绿挛铱悸?,从不自由的国王那里是不能指望得到一项行动的命令的,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去得到,于是便设法去求见普鲁士亲王?!腥烁嫠呶胰フ仪淄蹂?,因为必须征得她的同意,我便去见她,以便得知她丈夫的去向(我后来知道,他正在孔雀岛)。她在中层的一间侍从室里接见了我,她坐在一张松木椅子上,拒绝提供我所要求知道的情况,并且感情激动地声称,她的职责就是维护她的儿子的权利。她说这些话是设想国王和她的丈夫不能保持他们的地位了,因此让人考虑,在她的儿子未成年期间实行摄政。为了得到议会’中右派的合作以达此目的,通过乔治·冯·芳克向我作出正式的建议?!耙蛭也荒馨菁章呈壳淄?,便试图劝说弗里德里?!たǘ淄?,我向他指出,多么必要使王室和军队保持联系,如果陛下现在身不由己,那么即使没有国王的命令也要为他的事业采取行动。编辑推荐
《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套装共3集)》:文化生活译丛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